常德日報記者 李白 通訊員 王紅 文/圖
近日,石門縣人民醫(yī)院消化內鏡中心團隊通過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(ERCP)結合膽道子鏡技術,成功為一名膽總管結石伴殘存膽囊管結石患者實行了可視化診療。這也標志著醫(yī)院消化內鏡中心對膽胰疾病的診療邁入直視下“精準”時代。
該患者今年72歲,5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(xiàn)陣發(fā)性腹痛,診斷為“膽總管結石”收住醫(yī)院消化內科。入院后行核磁共振增強+水成像檢查,結果顯示膽總管下段結石,其上方肝內膽管輕度擴張。結合病史及影像學資料,經過多學科會診,目前既要解決患者的膽總管的問題又要解決殘存膽囊管的問題,專家給出兩個診療建議:一是外科手術,膽道探查+殘留膽囊管切除術;二是在ERCP術中行超細膽道子鏡進行診療。
“ERCP+膽道子鏡”技術不僅可在直視下精準清除膽總管結石以及殘存膽囊管結石,還不用開刀不用打洞,患者及家屬便選擇了該手術。
術中,消化內鏡中心主任柴凌像往常一樣經口插入十二指腸鏡,利用乳頭切開刀超選插管成功,快速切開十二指腸乳頭,將內鏡穩(wěn)穩(wěn)地停留在十二指腸乳頭處等待膽道子鏡的進入。過了第一難關之后,中心副主任張巧趕緊將膽道子鏡從十二指腸鏡活檢孔道進入,到達十二指腸乳頭處,準備從此進入膽道探查膽道及殘留膽囊管的情況。多次嘗試插入未果后,團隊迅速想出解決方案,護士王紅迅速將導絲經十二指腸鏡插入膽道,穩(wěn)穩(wěn)地控制著十二指腸鏡的視野,順著導絲慢慢地操控子鏡進入膽道。
“看到了!看到了!”隨著一聲驚呼聲,子鏡已精準到達膽管內。在膽道子鏡的清晰視野導向下,柴凌立即對膽總管、殘存膽囊管、左右肝內膽管進行了精準探查,在與兩名醫(yī)生的默契配合下護士王紅利用取石網籃多次對結石進行套取,最終完成了取石,手術圓滿完成。
術后患者恢復良好,腹痛癥狀得到明顯緩解,未出現(xiàn)任何并發(fā)癥,患者已順利康復出院。
膽道子鏡系統(tǒng)的應用,使膽胰疾病的診治技術從造影飛躍到可視化水平,讓醫(yī)生能更精準地進行活檢、碎石、取石等操作,還能將EUS等技術聯(lián)合應用于膽胰疾病的診療,形成膽胰疾病精準診療的特色,這些突破性的應用標志著石門縣人民醫(yī)院膽道疾病診療進入精準微創(chuàng)的新階段。未來,消化內鏡中心團隊也將繼續(xù)努力,砥礪前行,為膽胰疾病患者帶來高質量的醫(yī)療技術服務。